醫(yī)藥寒冬下,如何用魔法打敗魔法?這家Biotech成功了。近日,云頂新耀宣布基于未經審計的初步計算,公司預計2023年的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.24億至1.26億元,該預期較2022年的人民幣1280萬元收入漲幅接近10倍。成立僅3年,云頂新耀就在港股IPO上市,而成立6年多,云頂新耀靠2款新藥即實現(xiàn)業(yè)績大幅提升。云頂新耀是一家以license-in為優(yōu)勢的企業(yè),旗下已打造10余款有潛力成為全球同類領先或同類優(yōu)先的藥物和疫苗組合,2023年,云頂新耀有2個新藥相繼獲批上市(圖1)。
是云頂新耀從Tetraphase制藥公司(Innoviva,Inc.的全資子公司)授權引進的一種新型、全合成、廣譜、含氟四環(huán)素類、靜脈注射抗菌藥物,云頂新耀擁有依嘉在大中華區(qū)、韓國和部分東南亞主要市場(包括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新加坡和越南)獨家權益研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權益。2023年3月,依嘉的新藥上市申請(NDA)獲得NMPA批準,用于治療成人復雜性腹腔內感染(cIAI),至此,依嘉已在美國、歐盟、英國、新加坡、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等被批準用于治療cIAI。隨后7月16日,依嘉的首張?zhí)幏皆趶偷┐髮W附屬華山醫(yī)院開出,開啟商業(yè)化之路,成為云頂新耀首款商業(yè)化產品。cIAI是包括腹腔單個臟器感染、腹膜炎以及腹腔膿腫等多個情況在內的腹腔感染性疾病,屬于危險性疾病。2018年,中國約有290萬cIAI患者,耐藥菌導致的感染率不斷攀升,限制了現(xiàn)有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。依嘉是一種潛在同類更新一代新型抗菌藥物,用于治療包括在中國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、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在內的多重耐藥菌感染的一線經驗性單藥治療,成為能夠對抗多重耐藥菌的高端抗生素,為cIAI患者提供新的選擇。
是云頂新耀于2019年6月以總額高達1.2億美元從Calliditas Therapeutics公司引進的一款腎病藥物,云頂新耀擁有耐賦康在中國(含大陸、香港、澳門以及臺灣地區(qū))和新加坡的獨家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權利。耐賦康于10月28日被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(qū)藥物監(jiān)督管理局批準上市,隨后11月份被NMPA批準上市,用于治療有疾病進展風險的原發(fā)性IgA腎病成人患者,以降低蛋白尿水平。此前,耐賦康已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7月分別被美國FDA和歐洲EMA批準上市,是首個同時被FDA、EMA和NMPA批準的靶向IgA腎病源頭——腸道黏膜免疫的對因治療新藥,于2020年12月被CDE納入突破性療法創(chuàng)新藥名單,是中國第一個非腫瘤藥物拿到突破性用藥的資格。IgA腎病患者美國十萬多人,歐盟20萬病人,中國預估有500-800萬病人,耐賦康在美國上市約7個月銷售額達到1210萬美元,2022年第三季度在歐盟額達到1250萬歐元,而國內病人基數(shù)遠遠超過美國和歐盟,市場前景廣闊[1]。云頂新耀通過引進和自研在腫瘤、自體免疫性疾病、心腎疾病、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等疾病布局多條管線,其中2款藥物有望在今年內獲批上市(圖2)。
是云頂新耀與Venatorx Pharmaceuticals共同開發(fā)的一種β-內酰胺/β-內酰胺酶抑制劑(BL/BLI)抗菌藥物,云頂新耀有權在大中華區(qū)、韓國、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新加坡和越南進行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的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活動。2023年8月份,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的NDA被FDA接受并授予優(yōu)先審評,PDUFA日期為2024年2月22日,此前,F(xiàn)DA此前已授予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"合格治療感染病產品"和"快速通道"資格。此次NDA得到了關鍵性3期研究CERTAIN-1的研究結果的支持,該研究評估了頭孢吡肟-塔尼硼巴坦與美羅培南相比在成人復雜性尿路感染(cUTI)患者(包括急性腎盂腎炎)中的療效和安全性。研究結果顯示: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在微生物治療意向(microITT)人群中治愈測試訪視(第19-23天)中復合微生物學和臨床成功的主要療效終點優(yōu)于美羅培南。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耐受性良好,未發(fā)現(xiàn)新的安全性發(fā)現(xiàn)[2]。隨后9月份,云頂新耀宣布CDE擬將注射用頭孢吡肟-他尼硼巴坦納入優(yōu)先審評,用于治療成人復雜性尿路感染。
最初是由Arena Pharmaceuticals開發(fā)的一款每日一次口服的選擇性鞘氨醇-1-磷酸(S1P)受體調節(jié)劑,2021年,輝瑞以67億美元現(xiàn)金收購Arena,而云頂新耀于2017年從Arena獲得了在大中華區(qū)和韓國開發(fā)、生產和商業(yè)化etrasimod的獨家權利。2023年10月13日,輝瑞宣布FDA已批準Etrasimod的NDA,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(UC)的成人患者。此次批準是基于ELEVATE UC的3期注冊項目(ELEVATE UC 52和ELEVATE UC 12)的結果,該項目評估了Etrasimod 2 mg每日一次對既往對至少一種常規(guī)、生物制劑或JAK抑制劑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UC患者臨床緩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研究結果表明:在ELEVATE UC 52試驗中,接受Etrasimod治療的患者在第12周時的臨床緩解率為27.0%,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為7.0%,第52周時為32.0%,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為7.0%。在ELEVATE UC 12試驗中,接受Etrasimod治療的患者中有26.0%達到臨床緩解,而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為15.0%。在第12周達到所有關鍵的次要療效終點,包括內窺鏡改善和粘膜愈合[3]。除此之外,云頂新耀還有很多臨床在研和臨床前產品,如治療狼瘡性腎炎的Zetomipzomib、治療腎病的BTK抑制劑EVER001、治療狂犬病的mRNA狂犬疫苗和預防多個傳染性疾病的mRNA預防性疫苗等(圖3)。
是云頂新耀于2023年9月份以700萬美元的預付款以及最高為1.255億美元的臨床和商業(yè)里程碑付款從Kezar Life Sciences引進的一款新型、同類首創(chuàng)、選擇性免疫蛋白酶體抑制劑,云頂新耀擁有Zetomipzomib在大中華區(qū)、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的臨床開發(fā)和商業(yè)化權益。云頂新耀和Kezar共同推進Zetomipzomib的全球2b期PALIZADE臨床研究,以評估兩種劑量水平的zetomipzomib在活動性狼瘡性腎炎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。2023年12月份,云頂新耀宣布NMPA已受理zetomipzomib在中國的新藥臨床試驗(IND)申請。目前全球共有6款BTK抑制劑獲批上市,歷經三代,用于治療血液瘤?,F(xiàn)在很多藥企在開發(fā)BTK抑制劑在自免領域的應用,如諾華的用于治療慢性自發(fā)性蕁麻疹的Remibrutinib等。
是云頂新耀引進的一款新一代共價可逆的BTK抑制劑,正在全球范圍內開發(fā)用于治療腎病,并與中國抗體聯(lián)合開展自身免疫疾病的臨床研究。2021年9月,云頂新耀與信諾維、中國抗體達成總額超5.6億美元的合作,獲得EVER001的開發(fā)、生產制造和商業(yè)化的全球權益。2022年9月26日,云頂新耀宣布CDE批準了EVER001膠囊用于治療腎小球疾病的Ib期臨床試驗(IND)申請。該Ib期臨床研究將用于評價EVER001在蛋白尿為特征的腎小球疾病的中國患者中的安全性、療效、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。云頂新耀是一家非常有眼光的“l(fā)icense in”企業(yè),如上述在輝瑞收購Arena之前引薦Etrasimod的大中華等區(qū)域權益,在吉利德收購Immunomedics之前引進Trodelvy的亞洲權益,后于2022年又以總額高達4.55億美元轉讓該權益給吉利德。在新冠使得mRNA疫苗火之前,云頂新耀已于2021年9月與加拿大Providence Therapeutics簽訂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以共同推進mRNA疫苗及療法的研發(fā),由此可見他們的前瞻性和遠見性。根據(jù)協(xié)議條款,云頂新耀擁有在大中華區(qū)和12個東南亞國家獲得Providence的mRNA新冠候選疫苗的研發(fā)、生產和銷售權利。雖如此,但云頂新耀不滿足于“l(fā)icense in”,也在積極自主研發(fā)新的產品,如布局腎病和mRNA平臺領域新型藥物,目前都處于早期開發(fā)階段。云頂新耀成功實現(xiàn)商業(yè)化,營收大幅上漲,在抗感染領域和腎病領域有多條管線布局,未來通過自主研發(fā)和授權引進繼續(xù)加強公司管線發(fā)展。
范俊青的雪球專欄:云頂新耀的Nefecon在中國的巨大市場2.Venatorx Pharmaceuticals Announces FDA Acceptance and Priority Review of New Drug Application for Cefepime-Taniborbactam to Treat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(cUTI),including Pyelonephritis,in Adults3.U.S.FDA Approves Pfizer’s VELSIPITY?for Adults with Moderately to Severely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(UC)
來源:藥智網 ,作者抒揚
聲明: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煜森資本立場,歡迎在留言區(qū)交流補充。如需轉載,請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本平臺留言。